暑期荐读丨《萝卜老师》:“大头儿子”的小学生活来袭!每个孩子,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
作者:胡文婧 发布时间:2025-07-03 16:38

还记得陪伴我们长大的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”吗?那个充满欢声笑语、平凡又温馨的家庭故事,滋养了无数孩子的童年。如今,那个和爸爸一起嬉笑打闹的小家伙,长大了——在郑春华的代表作《萝卜老师》中,“大头儿子”背起书包,踏入了小学三年级的课堂!

“大头儿子”的校园生活

《萝卜老师》是“大头儿子”系列的精彩续篇。在这部作品中,“大头儿子”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,他有了自己的学名——“吕小小”,成了三(1)班的一名小学生。

故事围绕一位特别的老师——新来的班主任卜老师展开。卜老师有一个可爱的特点:一生气脸就会变得通红,像一个红萝卜。因此,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她“萝卜老师”。卜老师的带来,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和深刻影响。

她尊重差异,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,用心观察每个孩子的闪光点。她点燃热情,在她的推动下,班级拥有了自己的足球队,让热爱足球的孩子们找到了归属感和团队精神。她激发潜能,在她的引导下,曾经害怕写作的吕小小,作文竟然在报纸上发表了!从课堂上的小调皮,到足球队的激情碰撞,再到国庆表演的集体荣耀,卜老师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找到了快乐、自信和成长的力量。

童心满满的创作者

郑春华,作为“大头儿子”的创作者,她凭借童心和敏锐的洞察力,将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描绘得淋漓尽致,代表作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》《小饼干和围裙妈妈》堪称中国幼儿文学的标杆。40年来,她一心为儿童写作,作品始终充满童趣与智慧。她曾说:“孩子的内心可能比大人还强大。”这份对童心的深刻理解,让她的作品拒绝说教,而是用幽默和温暖的故事,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爱与被爱。正如她在《萝卜老师》中传达的:相信自己并且喜欢自己是多么重要!

沈苑苑,她自1985年开始为儿童图书创作插画,是首位给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”绘制插图的画家。她笔下的大头儿子形象,早已深入人心,成为无数人共同的童年记忆。

她擅长用细腻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勾勒童真世界,曾凭借《贝加的樱桃班》《蓝皮兔》等作品斩获国际国内大奖。在《萝卜老师》中,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细腻的笔触,赋予角色鲜活的个性,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童趣与想象的校园世界。

《萝卜老师》为什么值得读

1.超真实的校园故事:“活宝”学生的逆袭记

相信在每个班级里,都有像吕小小这样的“活宝”——爱踢足球、爱打游戏,却总被老师点名。他和萝卜老师从陌生到信任的过程,正是一个孩子被看见、被理解、被信任、被激发的写照。

2.温暖的教育理念:分数之外,看见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

在纪律和分数之外,萝卜老师还会告诉孩子们“想象力比正确答案更重要”“足球不仅是运动也是精神成长”。而孩子们用为班级斩获的大奖状、为留住老师努力提升的成绩,提醒我们:教育不是填鸭式灌输,而是点燃内心的火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