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藓在晶莹的世界下幽幽地绿着,驯鹿啃食着苔藓,如同亲吻着大地
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、儿童文学作家鹿鸣全新创作的《驯鹿营地》出版上市。该书是作家鹿鸣继《草原之鹰》《呼伦贝尔大草原》等“草原”系列小说后,将文学之眼聚焦于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,以少年视角记录一个民族与驯鹿生死相依的“现代童话”,写下一个原始部落或将消逝的记忆、不断前进的步伐。该书入选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,是第二届“长江杯”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。
当巨大的鹿角出现在森林,连阳光都逊色了。
驯鹿,又称“角鹿”,俗称“四不像”,使鹿鄂温克语中被称为“奥伦”。“用之唤来,役后归山”,驯鹿是一种人工饲养的半野生动物,主要啃食苔藓,是使鹿鄂温克族须臾不可分离的忠实朋友。
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我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,是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。《驯鹿营地》从“少年维卡有了一头驯鹿”写起,充满深情地介绍了驯鹿从幼崽到壮年的成长历程。鄂温克人跟随寻找苔藓的驯鹿迁徙,“逐鹿而居”,驯鹿之于鄂温克人,是伙伴,某种程度上更是“精神依托”。
民族史诗在白桦树皮里,在故事里,在每个人的眼睛里。
《驯鹿营地》巧妙地将镜头聚焦在鄂温克族生态移民之前的生活,既充满细节地描述了鄂温克族的传统风俗,也不无疑虑地写到鄂温克族人上交猎枪、下山迁移,以及面临的生态危机——大量次生林,好几天打不到猎。狩猎文化会消失吗?这个民族将何去何从?
砖瓦结构的猎民新村拔地而起,多民族孩子的小学校书声琅琅……“鄂温克族人还在呢!维卡想,他们这些鄂温克的孩子不是还在吗?”《驯鹿营地》给出了孩子充满希望的回答。
就让我们循着苔藓的芳香,走进《驯鹿营地》,走近鄂温克族的崭新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