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曾豪,国家一级作家,研究馆员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历任常熟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,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,常熟市文联副主席。
出版专著五十余部,文学作品两次获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四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,并获国家图书奖、冰心儿童图书奖、陈伯吹儿童文学奖、紫金山文学奖、江苏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等奖项。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《苍狼》《青春口哨》《狼的故事》《秘方 秘方 秘方》、散文集《蓝调江南》、短篇小说集《小巷木屐声》等。
内容推荐
本书是著名作家金曾豪的生态儿童文学全新力作。一只叫小乙的小猕猴意外地与自己的家乡青龙山告别,从一片丰饶林域到一条狭小的乌篷船,从逼仄的卡车驾驶室到热闹的小镇集市,从耍猴人之手到住满同类的动物园,小乙开始了在人类世界的历险……
正当小乙四处颠沛流浪之时,森林里的老画家帮助它重新回到了大自然,历经艰难的小乙还能在森林间自由地呼吸吗?
目录
阅读部分章节
第一章
快乐的青龙坞
老头山最高的山峰叫老头峰,陡峭,积不起泥,养不起树和草,就像一个瘦骨嶙峋的赤膊老头。老头峰的南面有座土山,不高,坡缓,土层厚,被杂树林覆盖,和老头峰一对比,就像一个头发蓬松的小孩子。
土山上长的树都还年轻,还来不及长高。倒是两山之间的谷地里有一片像样的森林,人称老林子。老林子古木参天,一派幽深莫测的样子。老林子也有树木稍稀的段落,那儿便是集聚灌木和草丛的地方。灌木和草丛也重要,没有它们,林子就显得单薄、平庸了,荒野就不野了。
一条山涧在老林子里蜿蜒穿过,在山谷口先变身为沼泽,然后不动声色地汇入大琴河。因为倒映着老林子的翠色,山涧水色深青,由此得名青龙涧。这一带的山林也就跟着被统称为青龙坞。
小乙的故事就从青龙坞开始。
青龙坞盘踞着一个猕猴群,仿照武侠小说,我们且把这个弥猴群称作青龙帮。
小乙是只小猴子,故事开始时它还没有名字,只为叙述方便,我们从现在起就叫它小乙吧。
小乙是青龙帮中最小的猴子。这个“最小”不是说的年龄,是说的身材。小乙是只青年猴,但身高只有同龄公猴一半多一点儿,小得就像一只大号的香蕉。
小乙虽然微型,但身材匀称,一身浅黄的毛,有光泽,看上去特别干净。它的脸是粉红色的,皱纹比一般的猴子少,眼睛亮亮的,一看就是个机灵鬼。
青龙帮的猴群有几十个成员,没有秩序不行,分等级排座次就是为了建立秩序。猴王地位最高,下边是猴王认定的几个主要助手,余下成员的座次无须指定,按强壮的程度和能力自然排定。丛林有丛林的法则,谁都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儿。
小乙的妈妈左腿受过伤,有点儿瘸,在猴群里的排位很低。因为妈妈,加上身材太小,小乙的地位自然很低,几乎是谁都可以欺负它。别的猴子且不提,和小乙同龄的小猴子有四只,这四只的排位从高到低是这样的:大鼻子、三点儿、二花脸和小乙。
给这些猴子起名字同样是为了便于叙述。
大鼻子是猴王的儿子,沉默寡言,肥胖,蛮横。
这天,小乙得了个好吃的果子,大鼻子看到了,鼻子里发出哼哼声,意思是——来吧,给我呀!
小乙不敢违抗,但心犹不甘,把果子抛过去之前飞快地啃了一口。大鼻子见小乙啃了果子,就不接果子,也不哼声,直接向小乙扑过来。
小乙防着大鼻子这一手,及时逃开,回头向大鼻子扮鬼脸,把嘴绷成长方形,发出表示嘲笑的叫声——嘶,嘶嘶……
大鼻子挺生气,可它太胖,知道自己追不上小乙,只能嗬嗬地吼——小东西,走着瞧吧!
和孤傲的大鼻子不同,小母猴二花脸老是想把小乙收编为自己的小跟班。这家伙迷恋挠痒痒,指望有小跟班为它翻皮毛、捉跳蚤。二花脸认定小乙的微型爪子会让它特舒服,有意笼络小乙。可小乙的服务是有条件的,那就是——你也得为我翻皮毛哇。小乙服务一会儿就停手了,等着二花脸的回报。二花脸没办法,就只能互惠互利了。
小乙位处猴群的最低层,可小乙会变通应对,倒并没觉得屈辱什么的,一天到晚都是欢天喜地的样子。
三点儿的排序在二花脸之上。如果大鼻子不是猴王的儿子,三点儿的地位应在大鼻子之上。原因很简单:三点儿长得特别强壮,走起路来咚咚响,爬起树来枝叶直发颤,它的小臂比小乙的大腿还要粗呢。
小乙和三点儿最合得来,常和三点儿腻在一起,乐意为三点儿翻皮毛。三点儿也乐意给小乙翻皮毛。小乙的小胳膊小腿让魁梧的三点儿生出优越感来,生出一种想保护这小不点儿的冲动。
小乙是个机灵鬼,看准了三点儿的好脾气,认准了这个强壮的小伙伴能给自己许多帮助,乐意交这个朋友。小乙明白自己的弱小,不精明不行啊。
森林里有一种奇怪的菌类——马勃。踢一脚,马勃便会炸出一蓬灰黑的烟,吸入一点,准会呛得你眼泪直淌。小乙发现了这种好玩的东西,就和三点儿搭帮用来捉弄其他的猴子,首选对象当然是大鼻子了。
小乙假装弄到个好吃的东西,故意让大鼻子看见。
喳喳喳喳喳——哇,这是个好东西啊!
大鼻子向小乙伸出爪子来。
小乙装作没看见,把红屁股朝向大鼻子。它是想憋出个响屁来的,没成功。
竟敢拒不孝敬!大鼻子来追小乙,一追就中计了,被踢得炸开的马勃烟呛得大咳。踢马勃的不是小乙,是三点儿,而且人家是无意的,是你大鼻子自己赶巧撞上马勃烟了。大鼻子不是三点儿的对手,只能自认晦气,哇哇叫一番,然后不了了之。
当着猴王的面,小乙不敢玩什么花样,总是以准备出击的姿态等候猴王的指令。这不是拍马屁,小乙是真的钦佩猴王。猴王是靠真本事身居王位的,力气大,胆子大,有主见,关键时肯为猴群挺身而出。在动物园里,你是见不到猴王这么强大的猴子的。这个“强大”不仅指体魄,还有精神上的那种威风凛凛的强悍和大山般的自信。猴王架子蛮大,不怕人类,它认为山林是猴的家园,你们人类来做客是可以的,但不能欺负主人啊。
猴王正值壮年,是青龙帮的绝对权威,只要它从喉咙深处滚出嘎嘎的声音,猴子们会立即噤声,像站在大雨中一样缩起脖子肃立听命。
猴王注意到了小乙这只长不大的小公猴。猴王的关注是从“辣椒事件”开始的。
有一天,小乙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根辣椒,尖尖的、红色的,很好看。猴子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个,围过来传着研究,左看右看,嗅上嗅下,颠来倒去,就是不敢伸出舌头舔一舔。不管肚子怎样饿,不管嘴巴多想尝,猴子这种动物对没吃过的东西是不放心的。小乙夺回辣椒,装作咬了一点,然后啧啧出声,一脸享受的样子;接着又咬了一点。小乙早尝过这火辣辣的东西,这会儿的品尝都是装样子的假动作。
这一次大鼻子不在场,是二花脸先夺过去尝了一点点儿辣椒,结果被辣得直吐舌头。它尝得很小心,只一点点,那刺激还是能忍受的。看着没事,又一只猴子也尝了一下,结果张开嘴巴直呵气。猴子都是好奇心特强的家伙,又有第三只猴子来尝。这家伙咬多了点儿,尝过之后用爪子不停拍嘴巴,眼泪哗哗地流。
终于没有猴子敢尝了。辣椒被抛在地上,十几只猴子围成一圈,朝着辣椒赫嗬赫嗬地叫唤。
“赫嗬赫嗬”是“危险”的意思,在这个场景里就是“碰不得、碰不得”的意思。猴子的语言太简陋、太粗糙,离开了当时的场面就难于理解。
乱纷纷的叫唤声把猴王引来了。
猴王这只老公猴见多识广,是认识辣椒的,说:啧呀,啧呀哎——给我,给我拿来!
小乙赶紧把辣椒送到猴王的爪子上。围观的猴子都紧张起来,屏着一口气不吭声,心里都在想:你个小不点儿,竟敢捉弄猴王?你就等着好果子吃吧!
猴王翻起上唇,咬了一点点儿,啧啧嘴,用表情告诉大家——味道不错哎!又咬一点点儿,伸出舌头舔舔嘴唇,又咬了一点点儿……
猴子们嘬着嘴,不发声,表示很佩服。
猴王要的正是这个效果。它背着手拿着辣椒走了,背影一摇一晃的,很神气。
猴王这么做,为的是巩固自己的威望。
有猴子看穿了猴王是在巩固威望吗?没有。小乙没当过猴王,也不可能看穿猴王的意图。
几天以后,小乙又弄到了一根辣椒,直接献给了猴王。猴王挺高兴。这回不是假装的,经过几天的品尝,猴王真的喜欢上了辣椒的味道。只要一次来一点点儿,那舌尖上一刺一刺的感觉还真让它兴奋呢!
猴王把小乙招到身旁,象征性地往怀里揽一揽,用一根手指象征性地梳几下小乙肩膀上的毛。
猴王难得的恩赐让二花脸和三点儿分外羡慕,彼此交换下眼神,快速动着嘴唇,像是在默读绕口令。
猴王看在眼里,把小乙轻轻推开,把二花脸和三点儿招到它左右,昂起头,伸长脖子,发出呜呜的低哼。原来,猴王是让两个小家伙为它梳毛呢。哎呀呀,真没劲哎!
小乙在一旁挠腮拍爪,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。
二花脸和三点儿生气了,猴王刚走开,它俩就跳过来想给小乙一点儿教训。小乙早有准备,弹簧似的蹦开,一口气爬到一棵树的树梢上。
这下轮到追它的两只小猴子幸灾乐祸了——哈哈,你小子逃不掉啰!
在猴子的世界里,谁都知道“孤独的树是不安全的”。小乙这一次爬的树正是一棵孤独的树呢。
一场追逐的游戏又要开始了。追逐一开始,它们常常就会把追逐的原因忘记了,这一次就是这样。
大鼻子坐在不远处的山石上,手里在玩一只知了。知了刚捉到,还活着,按一下就叫一声,大鼻子就像在按汽车喇叭。
知——知——
大鼻子很开心,咧着大嘴笑。
在山林里,小猴子大概是最快乐的生命了。